10月18日下午,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第四批结业典礼暨第六批启动大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西校区国际大厦一层报告厅隆重举行。北京市教委人事处正处级调研员邓永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研究中心主任鱼霞、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副院长李霆鸣,首都师范大学基地负责人刘晓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胡久华教授等嘉宾出席,我校副校长孙有中教授,校长助理、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教授,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杨鲁新教授,人事处副处长姚金菊教授等参加了此次活动。北京市第四批、第六批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项目部分学术导师、实践导师代表,项目组全体学员到场参加。会议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研究中心主任鱼霞主持。

孙有中教授首先在结业典礼上致辞。他代表学校对“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第四批学员的结业和第六批的启动表示祝贺,对市教委、市教科院的领导以及各基地的项目负责人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孙有中指出,名师工程对推动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勉励新学员做好个人事业发展规划、珍惜学习机会、朝着专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他表示,北外基地已圆满完成了四批总计46位名师学员的培养任务,目前正在进行对第5批成员共计9人的培养工作。名师工程自启动以来,经过近5年的摸索,北外基地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思路,并逐步创建了“发展教研学术共同体,形成优秀教师辐射圈”、“拓展学术视野,培养研究型教师”、“双导师制”新型教师培训的项目特色。北外基地将继续发挥英语学科优势,为首都基础教育事业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出贡献。

随后,第四批学员代表和导师代表举行座谈。北外基地第四批学员代表赵钰莲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北外基地的学习和成长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导师们的感激之情,鼓励第六批新学员做“照亮他人的教育者”。导师代表蔡静老师指出名师工程对英语学科发展的意义,表示学员和导师能在共同体中不断提升,也表达了继续陪伴名师成长的坚定信念。受访的实践导师和学术导师都高度肯定了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促进了北京市优秀中小学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及其辐射所在校、区的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
第六批学员代表表示,他们期待导师们的指导、专家们的引领、同行们的交流,纷纷表达了入选名师工程的激动心情和积极参与研修的决心。

发言过后,与会领导为第四批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为第六批导师颁发了聘书。
鱼霞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讲话。她指出,“双导师”的作用显著,学员收获颇丰,并梳理了近年来名师工程的培养经验和改进空间,鼓励新学员克服工学矛盾,把学习进行到底。
活动最后,北京市教委人事处邓永卫老师对第六批学员的加入表示祝贺,对基地导师的付出表示感谢,结合新形势对名师工程的发展提出了期许,勉励大家把教学作为最崇高的事业和追求。大会结束后,北京市各培养基地项目负责人先后组织学员就项目研修计划进行了统一的学习部署。